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最近新建的水兵擁吻護士雕像,是按照一幀由《生活雜志》(Life)攝影記者Alfred Eisenstaedt在1945年8月底發表的新聞照片《VJ Day Kiss》而造的,以紀念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的日子。這一個美國水兵擁吻護士的影像在美國早已成爲經典的鏡頭。有人覺得,以往在菲林時代的影像,較數碼時代可隨便用軟件竄改的影像,可靠得多。
到了1990年代,由于桌上編修影像軟件Photoshop的發明,數碼竄改影像的問題由印刷製作層面推前到編輯和美術的層面。1994年2月,美國《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的圖片編輯Michele Stephenson就已經提出警告﹕「竄改照片已經是前所未有般容易,而且很難被發現。」諷刺的是,《時代周刊》在幾個月之後就是因爲美術的需要,把涉嫌殺妻的美式足球明星O. J. Simpson的頭像照片用Photoshop大幅度的弄暗,成爲1990年代竄改雜志封面照片的經典例子。
羅伯特.卡帕連拍兩個西班牙士兵中槍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37年7月在《生活雜志》發表的《Death of a Republican Soldier》,大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備受質疑是否擺拍的。由于這一幀經典照片曾經在1936年9月的法國雜志《VU》刊登,但刊出時却有兩幀不同的士兵中槍倒地的照片,兩幀照片刊于同一版,拍攝時間及地點明顯相同。雖然人命關天的中槍照片難以相信是擺拍的,但同一位置兩個士兵中槍,兩幀照片却均不見地上有尸體,不禁令人懷疑照片是有問題的。
法國攝影師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1950年于巴黎街頭拍攝的名作《市政廳前的吻》(The Kiss at City Hall),是一幀曾經在美國《生活雜志》發表的經典街頭攝影作品,可是,照片在發表近四十年後,由于有人訛稱是照片中接吻的女人,控告Robert Doisneau侵犯私隱而要求巨額賠償,但訴訟峰迴路轉,真正的女當事人Francoise Bornet在案件訴訟中途出現,自稱當年收到Robert Doisneau的金錢和當時的男友扮演街頭接吻,讓Robert Doisneau「抓拍」。Francoise「挺身而出」加入要求分享這照片的收益,雖然在1993年被法庭裁定敗訴,但也揭發了攝影師假造新聞照片。羅伯特.杜瓦諾贏了訴訟,輸了名譽。
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勝利之吻耐人尋味
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Alfred Eisenstaedt)在1945年8月底在《生活雜志》發表《VJ Day Kiss》後,一直說這照片是在1945年8月「VJ Day」那天在紐約百老彙的街頭追那男水兵時,突然間以輕巧的Leica相機抓拍到的。但筆者在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的網站內,找到一幀由名不見經傳的攝影師Victor Jorgensen所拍攝的照片,照中人物竟然和《VJ Day Kiss》完全相同,從照片背景人物的動態看來,兩幀照片近乎同步拍攝,只是角度及鏡頭焦距有所不同。有經驗的攝影記者都會質疑,哪有可能兩個攝影師不約而同在同一瞬間、在追逐下抓拍到同一主體。更耐人尋味的是,Victor Jorgensen竟然是隸屬于美國海軍飛行攝影組的攝影師,專責拍攝宣傳照片。用較笨的中幅相機的軍方攝影師竟然可以和攝影記者同步抓拍到相同的瞬間,是極可疑的事。( 注:筆者應該是首個發現這兩張歷史照片的雷同幷提出質疑的人,我曾去信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追查Victor Jorgensen的身份及拍攝該照片的當日是否在當值。我提出的疑點在我提交予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學位論文中有較深入的說明,這論文亦已在香港以《影像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