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師甄試桃園聯招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就是報名程序全部電子化。
從簡章電子下載,
報名全程電腦做作業,
自行列印准考證。
考試第二關才驗學經歷證件。
基本上這種節約是很難量化,
只能說最少最少,他拯救了至少10000張沒有必要使用的A4紙張。
(這種考試最少都有1000人左右參加,
每個人學經歷證件假如最少都有10張計算,約10000張)
加上現場驗證大加消耗的人力物力交通冷氣碳排放量...,
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消耗。
但是這種改革的可貴是在,
再公家機關待久了,
你可以想見大家對改革創新有多害怕恐懼,
所有事情你最容易聽到的就是:以前都是這樣做的!
當然也許我再學校才兩三年,
還沒見識過不依循舊例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所以這我第一年開始考教徵就發現的弊病,
訝異這種考試的原始....
早就已經進行了十幾年,沒人去動過,
所以就算一直這樣下去,其實真的也不令人意外。
這種事就是像公務人員說有3%要考績乙等一樣,
大家不檢討,反而裝可憐說你幹麻要苦苦相逼?
真的覺得這次桃園的教徵創新改革值得借鏡...。
會繼續持續嗎? 老實說我不覺得,
因為公家機關最難做到的就是儉跟廉,
每年錢都是在那邊,不消耗掉明年要面對的就是刪減預算。
你們認為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