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有做過行政,應該都慧明白行政有行政的難處,
除非真的到忍無可忍才會這樣吧。
當老師的大概有8成都還算明理人...
記得以前實習的時候出過一件蠻離譜的事情,
有一個學生他名字有諧音,
好像是量體重還是什麼校務活動時,
一位實習的同事開玩笑的消遣他一下,
"這位委員,官做很大喔"
怎料那麼大隻的小朋友,
感覺心靈受挫,去找校長哭訴。
原來是名字有特殊意義,所以比較敏感。
校長的反應竟然是要實習老師跟同學道歉....。
我實在不是要袒護同事,只是道歉事小,
一個實習老師在學校實在是多餘的產物,
如果誰都不能得罪,為了快速的息事寧人,
當然只能選擇得罪實習老師。
但是當時就覺得學教育的人,
該跟學生先做溝通才重要?
他那樣的名字,一定常常被開玩笑,
一個玩笑無傷大雅,
讓大家很快記住你,
不是很令人開心嗎?
社會是多元的,
要包容各方意見,應該從小教養。
動不動就用敵意的方式去解決,
怎麼會是一個正向的教育?
不然叫做孝維或是建仁的小朋友,
是不是每天要去校長室接受200多人道歉?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當家長的人要有肩膀,
動不動把老師推出去扛,
那家長失去功能的家庭,
哈,你養出來的小孩都不聽你話,
你要告他棄養,事情就是這樣來的。
現在這社會都一定要超鄉愿才可以,
什麼都要符合"社會期待",
換句話說,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忽略基本的原則問題,荒唐到極點。
選手在亞運被欺負就要給300萬比照金牌,這樣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